南国红英 花开民进——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助力广东民进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近日,受广东民进委托,马可波罗控股倾力打造了一幅“永恒绽放”的艺术壁画《南国红英》,助力广东民进省委机关厅堂改造提升,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传递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精心设计
强强联手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空间
国画大师原创、美院教授二创、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深化,强强联手,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空间。
作品图案来源于民进会员陈永锵创作的《映山红》,作品雄姿英发、热情如火、绚丽多姿。
原画作:《映山红》,2007年
作者:陈永锵,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岭南画派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画风多豪迈奔放、催人奋进。
广州美术学院的林红教授和杨一丁教授紧紧围绕民进“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服务为本”的核心理念,结合空间光影、色彩、场景等情况,对原作进行大胆的旋转、节选和局部删减,再进行像素化处理,随后进行色彩调整、光影处理,最终将一幅具象的、传统的国画转化成一幅抽象的、当代的壁画作品,它与原作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既充分保留了原作墨老色酣、豪气干云的特点,又符合当代壁画的空间、光影、环境等要求,给观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可读性极强。
作品《南国红英》二次创作过程示意图
壁画设计采纳证明
数字艺术设计团队
林红: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光环境设计实验室主任。
杨一丁: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风景园林系主任。
刘凯仪: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
作品设计出来了,如何落地?壁画是一种公共空间的美术品,具有宏大尺寸、建筑属性、长久性、材料多样性、时代性、公益性等特点,广东民进省委和广美教授们不约而同地想起来马可波罗文化陶瓷。
多年来,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在艺术创作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协助艺术家们制作了多幅陶瓷艺术壁画,工艺手段丰富、材料持久耐候、艺术理解深刻,艺术家们放心、省心、安心。民进省委领导和广美教授们实地考察后,一锤定音——将深化设计和制作交给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
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接到任务后,认真分析了作品的构图、颜色等要点和应用环境空间特色,先提供了满铺和边部留白的应用方案给领导和艺术家选择。
作品《南国红英》空间效果图
随后,初步将整幅画面分成了五个专色,逐一对画面中漏缺、模糊、丢失的部分进行了修补、填充,形成了初步的制作文件。
作品分色过程示意图
匠心独运
多重工艺的创新应用
为最大限度地还原艺术家的设计效果,马可波罗文化陶瓷设计师团队和配件线生产试制团队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岩板底坯+丝网印刷+喷墨打印+晶粒叠加+三次烧成”的复合工艺生产。
其中,色彩最浓烈的大红色,采用“包裹大红颜色釉+专网丝印+单独烧成”的工艺,以还原其浓烈、鲜艳的色彩,其他色彩则逐一严格对色,先后分出了13个专区逐一对色,以还原其多层次、强渲染的效果,最后施以透明晶粒,入窑烧成后,既保留了画作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陶瓷特有的质感与光泽。
《南国红英》实物照片,尺寸:4.8m×1.8m
赞赏认可
高品质与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
此幅陶瓷艺术壁画安装完成后,马可波罗控股还收到来自民进广东省委会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赏了壁画的设计和工艺水平,更对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方面的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民进广东省委会对马可波罗表示致谢
马可波罗文化陶瓷设计师团队和配件线生产试制团队现场查看效果
壁画的成功安装,为民进广东省委会机关厅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成为了文化陶瓷艺术与现代公共空间完美融合的又一案例。
马可波罗文化陶瓷艺术壁画安装现场
马可波罗控股始终将文化创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努力不懈,持续深耕,打造众多结合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经典之作。《南国红英》陶瓷艺术壁画不仅是对陈永锵先生画作的致敬,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深情献礼。
未来,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将持续发扬匠心精神,坚持文化创新,用更多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陶瓷作品,为“美化人类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自: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cclook.net